聚焦中国宏观政策、产业资本动向及投资策略研究,坚持长线投资视角,通过数据和分析洞察市场趋势,提供独立且深入的观点,助力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与结构性变化。
“用常识与逻辑,追踪资本流动的方向。” —— Sy
我的故事和思考
基金限购背后的信号:钱多,但好股票有限
当热门基金宣布限购时,这并非拒绝投资者,而是市场给出的重要信号。它往往意味着板块估值已偏高、赛道容量有限或基本面不足。本文将带你解读基金限购背后的逻辑,以及我们该如何理性应对。
Aug 27, 2025
基金限购
随着ETF盛行,我还应该投资个股吗?
分析ETF与个股在研究方法、投资策略、风险与收益上的本质区别。通过宏观趋势与企业价值的对比,来理解何时适合ETF、何时适合个股,以及如何结合两者制定稳健且具潜在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
Aug 22, 2025
ETF
这样的分红,不是福利,而是危险信号
分享了我对高分红的观察与经验,揭示那些看似慷慨却可能伤害投资人的陷阱。通过分析分红来源、除权机制和常见误区,提出真正有效的分红投资策略——结合分红套利与低估值修复,实现可持续回报。
Aug 21, 2025
高分红陷阱
红利套利策略
从宏观看股市,六大研究维度如何传导到个股
从宏观经济六大维度——周期、货币政策、财政与产业政策、国际局势、通胀与大宗商品、资本市场环境——解析宏观研究如何影响个股投资。通过现象、原因与投资实例的结合,来理解宏观信号如何落地到具体个股和行业,从而制定更科学的选股策略。
Aug 20, 2025
六大宏观研究维度
反内卷,新质生产力,如何选?
在当前市场“跷跷板效应”下,我对反内卷传统行业和政策扶持新质生产力行业的投资观察与策略。从行业特征、股价上涨逻辑和风险对比出发,阐述如何在稳健收益与潜在高回报之间平衡配置。
Aug 19, 2025
反内卷
新质生产力
投资策略
抓住周期反弹机会:如何筛选底部盈利的龙头股
彼得林奇1982年重仓福特汽车,抓住周期反转七倍收益,揭示了底部盈利龙头的投资密码。本文深度解析如何寻找周期反转股的头号选手,结合财务健康度、盈利韧性、成本优势等核心标准,帮助投资者在景气回升中抢占先机。
Aug 19, 2025
周期反转
对标投资策略的替代方案:用供应链投资策略捕捉行业爆发的胜率更高
如何将传统对标投资策略升级为供应链投资策略,分享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消费品等行业案例,分析上游企业如何在行业爆发中稳定受益,同时提醒潜在风险,让投资更稳健。
Aug 18, 2025
供应链投资策略
牛市的四个阶段:从预期到狂热
参考君临财富的分析,梳理了牛市的四个阶段——预期牛、反转牛、业绩牛与泡沫牛,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指出A股正处在从“反转牛”迈向“业绩牛”的关键过渡期。
Aug 17, 2025
牛市四阶段
市场趋势
特斯拉、苹果到ChatGPT:中美消费和科技共振下的对标投资策略
为何美国的科技和消费热点竟然能持续带动中国股市人气?本文通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显卡芯片甚至减肥药等案例,分享了我用‘对标投资策略’捕捉机会的思考。
Aug 15, 2025
对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不买的股票——《战胜华尔街》读书笔记
整理了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不买的股票”清单,涵盖热门概念股、弱势周期股、复杂难懂的企业、高度依赖大客户公司等类型,帮助投资者规避高风险标的,提升选股质量与投资胜率。
Aug 15, 2025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的卖出决策学习笔记
在长期投资过程中,买入只是第一步,卖出的时机往往更考验投资者的智慧。彼得林奇作为经典投资理念的践行者,其关于卖出的判断原则极具借鉴价值。本文将聚焦彼得林奇的卖出理由,结合个人理解,阐述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帮助更科学地把握卖出时机,规避风险。
Aug 14, 2025
卖出决策
彼得林奇
中国经济转型的决胜点:创新资本市场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市场如何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新增量经济”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结合科创板、北交所案例,以及其他国家的国际经验,剖析健康资本市场在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Aug 14, 2025
中国经济转型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向大师学习,沃伦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
在投资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无疑是两座丰碑,他们的投资理念影响了无数投资者。但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到底该学谁的投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和借鉴价值?我将结合两位大师的买入方式、投资风格和普通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帮大家理清思路。
Aug 13, 2025
彼得林奇
沃伦巴菲特
彼得林奇的十倍股猎场:快速成长型与困境反转型实战笔记
记录我学习彼得林奇选股方法的笔记,聚焦快速成长型与困境反转型两类高潜力股票,如何从生活观察与财务数据中发掘十倍股,并坚持长期投资实现收益倍增。
Aug 13, 2025
读书笔记
彼得林奇
中国式产业周期中的文化印记:为什么总是热得快、冷得急?
聊聊中国产业周期里那种“热得快、冷得急”的节奏,背后其实有一套特别的“性格”:能忍、能冲、还能吃苦。无论是钢铁还是新能源,每轮产业浪潮都像场冲锋,一会儿大家都加速跑,一会儿又突然急刹车。理解这种节奏,能帮投资者抓住关键拐点,不走弯路,也少踩坑。
Aug 13, 2025
产业周期
为什么会拖到现在才出手?聊一聊反内卷政策与中国式产业周期
最近A股里“反内卷”成了热词,大家都在关注为什么政策不是早点出手,而是等行业亏损严重才开始救火。本文用经济周期的视角,帮你理清中国式产业周期的独特节奏,讲清为什么市场自我调节不灵,政策为何要等“临界点”才出手,以及这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看懂这篇,抓住“反内卷”背后的机会和风险,少走弯路!
Aug 12, 2025
反内卷
产业周期
钢铁行业的策略叠加效应:抱团、反转与资本共振的合力
钢铁板块集体抱团增持、回购不断,险资也频频出手,叠加业绩反转,策略效应正加速显现。而雅下电站的开工,更像是一颗短期催化剂,让这些低估值钢铁股迅速浮出水面,吸引市场资金聚焦。
Aug 11, 2025
策略叠加效应
策略叠加效应:我在投资中的多引擎逻辑
通过多个独立投资策略的交集,找到胜率最高、溢价潜力最大的机会。我称之为“策略叠加效应”——一种多引擎驱动的投资方法,像戴维斯双击一样利用叠加力量放大收益,但它发生在策略之间,而非公司内部。
Aug 10, 2025
策略叠加效应
产业抱团共振策略:跟着“行业巨轮”一起走
我第一次注意到‘产业抱团共振’,是在银行股的低谷期——多家大型银行的控股股东几乎在同一时间加码持股,仿佛默契十足的信号灯在黑夜中闪烁。几年后,我在钢铁行业又看到了类似的场景。原来,当产业资本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抱团行动时,它不仅是在下注未来,更是在悄悄告诉市场——拐点将至。这篇文章带你走进这类现象背后的逻辑、方法与真实案例,让你学会用产业资本的脚步指引自己的投资决策。
Aug 10, 2025
产业抱团共振策略
拐点策略:寻找业绩反转的临界点,穿越经济周期的投资之道
在市场情绪低迷时,真正的机会往往悄然出现。本文分享了我多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拐点策略”——专注于那些基本面正在反转、走出低谷的公司,而非盲从大盘波动。你将看到如何识别真正的业绩拐点、避开伪信号,并建立一套能穿越周期的投资思维体系。适合想在逆风中寻找机会、又不盲目追热点的理性投资者阅读。
Aug 9, 2025
拐点策略
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是情绪——我如何战胜涨跌带来的焦虑
涨停与跌停往往牵动着我们的情绪,导致冲动买卖和恐慌割肉。这里分享了我从情绪化交易到理性策略投资的心路历程,告诉你如何管住涨跌时的“心魔”,做到涨停不骄、跌停不慌,真正用策略的眼光看市场,实现投资心态的质变与稳定成长。
Aug 7, 2025
情绪管理
投资策略

聊一聊A股主流投资策略:寻找全球策略水土不服的原因
在A股市场待得越久,越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在美股、港股风靡一时的投资策略,一旦“照搬”到A股,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会“水土不服”?我从价值投资、红利策略、赛道投资到资金博弈、事件驱动等多个角度,全面梳理A股的主流投资风格,并结合港股、美股的对比,带你深入理解这些策略背后的本土逻辑。
Aug 7, 2025
投资策略
大股东增持≠稳赚?这些年我交过的学费和赚到的经验
在A股市场中,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常常被视为“利好”信号,吸引投资者跟风买入。但并非所有增持都代表着对企业的真正信心,有时也可能是为了解套、托底或营造市场情绪的“诱多”行为。本文结合个人投资观察与典型案例,拆解控股股东增持背后的真实意图,帮助投资者更理性地解读这类动作,学会判断哪些增持值得信任,哪些则需保持警惕。
Aug 6, 2025
增持
如何从资本动向中寻找投资线索:我所理解的长期资本
在瞬息万变的A股市场中,新闻和热点常常喧嚣一时,却难以构成可持续的投资依据。这篇文章试图跳脱短期视角,从资本动向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一种更具稳定性的观察路径。通过对不同类型资金的分类与剖析,以及个人在实战中积累的追踪方法,记录我如何在情绪波动中寻找“慢钱”的身影,尝试与长期资本同行。
Aug 5, 2025
长期资本
红利套利之外,更大的钱在哪里?谈估值修复的额外收益与市场机会
在降息周期,银行股因红利吸引力被重新关注,但单纯靠股息套利赚的钱有限。本文带你深入了解红利套利的基本原理,以及更重要的“估值修复”如何带来更可观的资本收益。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帮你判断银行股和其他潜在行业是否仍有这样的赚钱机会。投资不止看红利,更要懂估值的力量。
Aug 4, 2025
估值修复
红利套利策略
降息周期下的银行股投资策略:红利套利仍在,但空间在收窄
降息周期银行股还能买吗?本篇深度解析银行股红利套利策略的现状、优势与风险,结合最新估值与股息率数据,帮助你判断在当前利率环境中是否仍适合布局银行股。
Aug 2, 2025
银行股
红利套利策略
雅鲁藏布江上的“宏观工具”:雅下水电站背后的政策逻辑
在宏观经济调整的关键节点上,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下水电站工程悄然启动。表面上是绿色能源项目,实则是一项针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性举措。本文深入剖析这项“后三峡时代”超级工程背后的宏观政策意图、产业链激活逻辑与绿色发展路径,揭示雅下水电站如何在环保争议与经济压力中成为中国式精准调控的典型案例。
Jul 29, 2025
雅下水电站
产能过剩
超级工程